嘿,朋友们!今天我们聊聊养蜂中的一位明星——蜂王。大家都知道,“一只好王千斤蜜”,这句话虽然听起来有点夸张,但确实说明了蜂王在蜂群中的重要性。不过,培养出一只好王可不是件简单的事。在我十多年养蜂的实践中,有些经验想和大家分享。
1. 选择适宜的蜂种
首先,挑选适合我们地区的蜂种是关键。可以从正规的种蜂场引进,或者从本场的优良蜜蜂中挑选。不妨每隔两年就引进一次新的种王,这样可以避免基因退化,保持蜂种的活力哦。
2. 需要好的蜜粉源
有了好的种王也不够,还需要丰富的蜜粉源。这是培育蜂王的另一个关键条件。如果外界的蜜粉条件不好,那就很难育王。在蜜粉条件一般时,可以考虑每天傍晚给蜜蜂适量的奖励饲喂,帮助维持其能量。
3. 借助大卵育王
大卵对培养蜂王非常重要。要想获得大卵,首先可以将种王放在竹丝笼中囚禁5到10天,等到放出后稍等4、5天,蜂王就会产出大体积的卵。大卵育出的蜂王体重更大,发育得也更好。
4. 选择强群育王
为了确保育王成功,最好在强群中进行育王,这样群体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好。选择12框足蜂以上、巢内蜜粉充足的原王群,让原蜂王在巢箱内待着,然后选择1到2张小幼虫脾,将育王框放在这两张幼虫脾之间,静静等待4到6小时,让幼虫接受新的王台。
5. 组织交尾群
在组织交尾群时,用1到2框蜜蜂就好,蜜粉要足量。交尾群较大反而会浪费工蜂的哺育力。要在处女王出房前一天,把王台放在蜜多的交尾群里。如果看到处女王残肢或者体格较小,记得及时淘汰哦。
6. 观察优秀蜂王的表现
只有在交尾后观察蜂王的表现,才能确定它是否是一只好王。在交尾群中产满一脾的卵后,马上和强群的空脾对换,连产四脾卵之后再诱入生产群,观察它的各方面表现,包括产卵、产蜜和产浆等,如果都不低于同群势的产量,那这只新王就可以称得上是一只优秀的蜂王啦!
结语
好王的培育可真是个不小的工程呢,但它的重要性是无可置疑的,毕竟一只优秀的蜂王对于养蜂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。如果你也正在养蜂,愿这份经验能帮上你!加油,朋友们!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